【疫情后汽车公司怎么办/疫情期间的汽车行业】
疫情“逼停”汽车业,汽车业该如何在疫情下破局?
〖A〗、转变集客思路,之前汽车的营销模式主要为店面销售模式,即客户进店,被动销售型,现因为疫情发展,客户不会也根本不可能在一家店去实地看车。这就需要我们借助新的媒体,网络形式找新的思路,寻找意向客户。从中筛选意向客户。
〖B〗、由于疫情的影响,汽车行业的确遭受重创,而且在短时间内无法走出困境。汽车行业与上游和下游厂家的联系密切,而且也会深受其经营状况的影响。在这一特殊时期,该行业的供应链企业无法及时复工复产,所以该行业需要自主破局。首先,该行业应当寻找替代渠道补充配件等生产资料和资源,以来实现正常生产的目的。
〖C〗、新冠疫情不断,业内对供应链受影响的焦虑也在提温。4月15日,华为消费者业务流程CEO、智能化汽车BUCEO余承东在微信发朋友圈发文称,假如上海等地不可以立即复工复产,5月以后全部高新科技、工业生产产业链涉及到上海供应链的都是会全方位停工,特别是在汽车产业链。
困境思变,后疫情时期车企如何转危为机
车企自救首要因素是执行力,敢于去尝试,才能创造出更多的可能性,行动为先,然后在行动的过程中慢慢修正;同时要懂得在困境中思变,无论是销售渠道还是生产环节,谋划出一条更适合自己的道路,以避免受外界环境牵制;另外,也需要加强“内功”修炼,提高产品的竞争力,以保证在这场淘汰赛中存活下来,甚至化危机为机遇,实现品牌战略地位新提升。
在车企销量和利润大受影响的情况下,如何减少损失,甚至化危为机,有如下八大机会: 清库存 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公布的数据,2019年12月中国汽车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为50%,已经连续24个月位于荣枯线(50%)之上。
因此,部分车企积极做好首购群体营销,在复苏的消费竞争场中夺得先机。比如,面向中国年轻首购族的捷达品牌,在疫情期间为满足购车者的特殊需求,将原本计划3月20日上市的捷达VS7,在2月26日“尝鲜上市”,并用“尝鲜价”交付2020台现车给首批优先紧急客户。
如果说过去还有企业对线上营销存疑,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,数字化转型成了所有人必须快速完成的任务。只有顺应趋势及时转型、全面拥抱变革,方能在寒冬中转危为机。值得庆幸的是,近日来各地出台落地政策,为破除汽车消费限制发声。
同时,经销商的生存困境很快就将向主机厂上游蔓延,经销商就会减少订车,激化产商矛盾。 已经有主机厂意识到这样的问题,沃尔沃是第一个提出向经销商减负的车企。 2月2日,沃尔沃汽车发布公告称,决定对经销商放宽业绩考核,并且不设定2月销售目标。
于是,当全球车企纷纷转产防疫物资的当下,最“硬核”的车企已经开始生产呼吸机了。其中,美国两大汽车巨头福特与通用将携手合作,未来100天将在密歇根州生产5万台呼吸机。这次转产呼吸机,福特将与通用医疗(GE Healthcare)进行合作,生产GE / Airon AE型呼吸机。
疫情当头!中国汽车行业将何去何从?
〖A〗、而疫情对于餐饮、影视等行业的“波及”也将影响相关从业人员的收入,从而影响一至三线城市的换购需求,及四线以下城市和乡镇等农村的首购车需求。除此之外,自2018年以来,中低收入人群受到多重冲击,在尚未恢复“元气”时,再度遭受疫情冲击,这进一步削弱了这部分消费者的消费能力,从而在短期内影响汽车的总体消费需求。
〖B〗、新型冠状病毒(简称“新冠”)来袭,这场疫情对于批发零售、住宿餐饮、物流运输、文化旅游等几乎所有行业均影响较大。
〖C〗、法雷奥、弗吉亚、伟世通、伟巴斯特等知名汽车零部件供应商。在疫情大肆蔓延的情况下,伟巴斯特有7名员工不幸感染了新型冠状病毒,目前,伟巴斯特已禁止德国员工往返中国,并关闭了位于德国斯多克道夫的工厂。
〖D〗、疫情对于车企的影响绝不仅限于在生产方面,在销售端,由于受疫情影响,目前绝大部分4S店依旧处在闭门歇业的状态,即便是有少数4S店开门,在如此严峻的形势下,相信也很少有人敢去4S店,毕竟多数情况下,购车并不是一个迫切的需求,对多数人来说,在买车这件事上多等几个月甚至是半年都不是什么问题。
〖E〗、不过这些车普遍都是国五车型,因为中东地区对于排放标准并没有那么严格。而如果国六排放标准一旦实施,这些车型恐怕将不复存在,消费者只能去4S店购买价格相对较贵,配置和排量单一的中规车。总结 可以说平行进口车无论是对于整个行业、经销商还是消费者来说,都有着不可替代的市场价值。
〖F〗、那么对此,国内往后的车市该何去何从?寒冬遇疫情,车市仍将继续下行 首先不可否认,在寒冬和疫情的双重影响下,国内汽车市场在未来一段时间里仍会继续下。其中乘联会预测,2月汽车厂商销量将大幅低于预期,预计同比下降70%;前两个月累积销量也将预计下降40%。
余承东称疫情或致汽车产业全面停产,疫情下的车企该如何“破局”?_百...
新冠疫情不断,业内对供应链受影响的焦虑也在提温。4月15日,华为消费者业务流程CEO、智能化汽车BUCEO余承东在微信发朋友圈发文称,假如上海等地不可以立即复工复产,5月以后全部高新科技、工业生产产业链涉及到上海供应链的都是会全方位停工,特别是在汽车产业链。
影响还是很大的。据不完全统计,在国内汽车配件厂受到欧美疫情的影响。国外的订单基本上都没有。汽车行业的停工对于整个汽车配件的企业冲击都特别大。尤其是依靠出口的企业影响特别大。这是属于不可抗力。配件厂停工影响主机厂,主机厂停工影响别的配件厂。
如果不复工的话,在5月份全国的车企可能会全面停产。当然这句话并不是为人所听,要知道何小鹏是属于小鹏汽车的创始人,同时也是我国明星汽车行业内的代表人物。同时余承东作为华为制造和华为智能汽车CEO也表示认同小鹏的观点。这主要是因为上海在我国的地位不仅仅是一个经济中心,同时也是一个重要的港口。
随后,华为消费者业务 CEO、智能汽车 BU CEO 余承东也在朋友圈表达了类似看法,称如果上海不能复工复产,5 月之后所有科技 / 工业产业涉及上海供应链的,都会全面停产,尤其汽车产业。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曾因疫情于3月28日停工,直至4月19日特斯拉上海工厂才顺利复工。
在余承东的带领下,华为终端确立了 “1+8+N”的战略方向,虽然由于芯片短缺导致华为手机的出货影响,但华为可以有更多的战略力量在“8+N”上发力,华为智慧屏、车机、智能家居、可穿戴设备、笔记本电脑等等,正成为华为消费者业务的新主力。
本文来自作者[admin]投稿,不代表秋日号立场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61yishu.com/zsfx/202507-45249.html
评论列表(4条)
我是秋日号的签约作者"admin"!
希望本篇文章《【疫情后汽车公司怎么办/疫情期间的汽车行业】》能对你有所帮助!
本站[秋日号]内容主要涵盖: 疫情后汽车公司怎么办,
本文概览:10月24日0时至24时天津新增39例本土阳性感染者天津疫情最新消息从市疫情防控指挥部获悉,2022年10月24日0时至24时,我市疾控部门报告新增39例本土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阳性感染者,均为管控人员筛查发现。其中确诊病例3例,无症状感染者...